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现代汉语高频会意字取象考辨 ——基于古文字(10)

来源:汉字文化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0-2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台会意兼形声/未详——顺递/未详。许慎:“,观四方而高者。从至,从之。从高者,与室屋同意。徒哀切。”(《说文》卷十二)考察于古文字,《释

台会意兼形声/未详——顺递/未详。许慎:“,观四方而高者。从至,从之。从高者,与室屋同意。徒哀切。”(《说文》卷十二)考察于古文字,《释要》p1086:(陶文)(玺印),林义光象台形,从至在其下,声。林说可取,台为会意兼形声字,顺递法取象。简化字六书和取象未详。

农会意/未详——顺递/未详。许慎:“,耕也。从晨,囟声。徐锴曰:当从凶乃得声。奴冬切。籀文农从林。古文农。亦古文农。”《说文解字卷三)考察于古文字,《释要》p289:(甲骨文)(金文),农字甲骨文从林从辰,金文又加上从田,或者加上从田从止,均为会意字,表示人于辰时到植物间、田间劳作。简化字使取象不明。

卫会意/未详——顺递/未详。许慎:“,宿卫也。从彳匝,从行。行,列卫也。于岁切。”(《说文》卷二)考察于古文字,《释要》p218:(甲骨文)(金文),诸家说法分歧,叶玉森:卫从行,象宫路四通。从止,象足迹环守。卫在殷为官名。此说可从,卫为顺递法取象的会意字,简化字卫取象和六书未详。

八、取象主流稳定性的结论和现实价值

(一)取象主流稳定性的结论

总结上文对现代汉语高频字中154 个会意字的考察,一大半的取象、六书、字形稳定不变,包括会意兼形声字,即前文的标题一、标题二,这类情况总计78 字。还有很多字,或简体字回归古文字,或在既有的框架内改变取象法,或保留取象的一半,或字形讹变但有规律可循等,即前文的标题三、标题四、标题五、标题六,这类情况总计63 字。除了上述主流以外,还有少数字的取象和字形模糊或未详,即前文的标题七,这类情况总计13 字。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高频会意字取象的稳定性是绝对主流,占到总量的141 比15,也即91.56%;讹变和简化后无法辨识取象,不能从六书结构查看字义的情况很少,占总量的13 比154,也即8.44%,不到百分之十。

(二)现实价值

关于会意字,蒋善国《汉字学》:“会意字在表达词义方面的局限性是由它本身所决定的。会意字的表意是造字人的主观见解所规定的,是从一个概念的许多特征中选择某一种作对象,基本上是片面的、缺少全面性。”①蒋善国《汉字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87年,第119页。这是对会意字本身构形与词义关系的探讨。那么本文呢?会意字本身造字时取象于什么?这样的取象是否合理?这种取象是否很好地传递了词义?这些问题并不在论文考虑之内。本文意在讨论现代汉语高频字中会意字的古今变化,尤其是从取象、六书、字形角度探讨会意字的历时发展状况,从而梳理出其规律,给这类汉字文化把脉,管窥汉民族的取象思维,希望有益于相关的学术研究和汉字的认知教学。

具体的实用价值,限于篇幅,本论文不做展开讨论了,这里仅简单啰嗦一条:对包括会意字在内的高频汉字的取象考辨,可以提醒我们:作为汉字的创造者和书写者,我们一方面要有汉字文化的意识,并积极弘扬汉字文化,另一方面我们更要正本清源,严肃和认真对待汉字文化,尤其不要误读甚至误导汉字文化。比如生活中,我们有时会看到在某个新修历史景点大门上悬挂着“某某故裏”或者“莫某故裡”的新写牌匾,乍一看,它使用了繁体字,颇为古雅,表明写牌匾者和挂牌匾者很有文化传承意识。殊不知这“故裏”“故裡”的“裏”和“裡”字恰恰写错了。如前文所分析的,“里”字在表达街坊邻里的词义时,古今有着几乎完全不变的取象和六书,就是由田和土组合表意成为“里”,字形简易,它根本就没有被写成过“裏”和“裡”。写成“裏”和“裡”的繁体字本为一字,一个是半包围结构,另一个是左右结构,但均取象于“里”和“衣”,“里”是声旁,“衣”是形旁,形旁表达衣服有里有面,并引申为里外之里的词义——弘扬传统文化,尤其弘扬传统的汉字文化,至少需要从一个个高频字的源头认读起来。

[1]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下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9.

[2]李圃.古文字诂林[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2004.

[3]李圃,郑明.古文字释要[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

[4]张玉梅.王筠汉字学思想述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5]张玉梅.王筠形声兼会意述论[J].古汉语研究,2010(1).

文章来源:《汉字文化》 网址: http://www.hzwhbjb.cn/qikandaodu/2020/1026/608.html



上一篇:汉语用字构件变化的文化背景分析
下一篇:近三十多年来中医五态人格研究综述

汉字文化投稿 | 汉字文化编辑部| 汉字文化版面费 | 汉字文化论文发表 | 汉字文化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汉字文化》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