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汉字为师(8)

来源:汉字文化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4-1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浪”的构字非常明了,“三点水”加一个“良”,直观的意思是“优秀的水”。有些本领的水才能够跳起来成为“浪”。但是,那些成了“浪”的水,因

“浪”的构字非常明了,“三点水”加一个“良”,直观的意思是“优秀的水”。有些本领的水才能够跳起来成为“浪”。但是,那些成了“浪”的水,因为掐尖,也被平庸的水所嫉恨和诟病,这是“浪”的风险。

凡含“良”的字都是美好的。美好的“女子”才配做母亲,被喊作“娘”。美好的“米”给人类生存的能量,叫作“粮”。“狼”是动物里奔跑迅速、猎杀凶猛又充满智慧的,所以,在优胜劣汰的食物链里,它胜出于肉食动物的行列中。优秀美好的男子,我们喊他“郎”(郎的左半部即“良”),“读书郎”,“少年郎”,最爱的那个人是“情郎”,大婚的人是“新郎”。最好的天气是“朗”,朗朗乾坤、书声朗朗,光明磊落、心无旁骛地去大声读出典籍之美,我们称为“朗读”。“阆”苑便是神仙居住的地方,仙境只在凡人的想象和无比虔诚的仰望中。只有那美好而优秀的“水”,才可以叫作“浪”。“长江后浪推前浪”,人们用“浪”涌来描述蒸蒸日上的新锐和推陈出新的气象。

所有这些含“良”的字,都那么优秀,单单“浪”被世俗用偏了。谁若在浪尖上,谁就是那个弄潮儿,但是平庸的水自己不能成为浪,就忍不住促狭的内心,要给“浪”吐一口唾沫。风起云涌浪翻飞,一滴水不会因为看浪人的眼神而改变自己的飞跃,能够飞起来、浪起来,本身就是才华难掩,那就放纵地浪吧。

“浪”是个极有生活情趣的词。生活一平如水,单调而乏味,谁在里面兴一丝风作一点浪,倒是把生活填充得丰盈了。但是“浪”在演变的过程中被解读歪了,变成了贬义的、打击性、辱骂性的词汇。“浪”甚至成了一把道德标尺,女孩子要本本分分,若穿衣打扮稍微掐尖一些,行为举止略微活泼一些,在封闭的落后的人群里,就是“浪”。她的所谓“浪”,打破了原先的平静和格局,她的“浪”是一种新的风潮,不能被保守的人群接受。最先穿喇叭裤的人、戴蛤蟆镜的人、提着双卡录音机跳迪斯科的人,当时都被说成是“浪”,但若他们也平静如水,时代该多么寂寥。从这个层面上说,这些所谓的“浪”,是时代潮流的先锋。朋友间开玩笑也经常用到“浪”。“你好浪啊”,这样的浪,其实是溢美之词,是对方有了超于寻常的行为举止和成就,被人羡慕。

“浪”其实还是一种风情,东北文化里有这样的准则:“男要闯,女要浪。”在这里,“浪”是个赞美之词,是风情万种,是女人味浓,会“浪”的女子才更像女子,而“不浪”的女子则呆板、恪守成规,这样的女人大多应该生活在孔孟之乡的齐鲁大地。

记得我在镇上读初中的时候,中心小学有一个姓姚的音乐老师,在镇上非常出名,无人不知,她响亮的外号是“姚浪”,“姚浪”的知名度比镇长都高。人们在背后叽叽喳喳讨论她:说普通话,任何时候都说,跟任何人都说,而她原本就是沙包头村姚大烟袋的闺女,又不是城里来的;每天换衣裳,一周不会重样;会跳迪斯科和太空舞,晚上在宿舍里放音乐,大约也在跳;画眼影、打口红,把自己打扮得跟明星似的;故意现眼,抱着手风琴带学生到南河边的草地上去上音乐课……传言把她的“浪”描述到了极致。因着传言我们对她产生了极大兴趣,盼望她能调到初中来教我们音乐。男学生比女学生勇敢,趁午休时间跑到小学去偷看“姚浪”,谁遇见“姚浪”就会兴奋地在班里开发布会,发布关于“姚浪”穿戴什么、表情如何、正在做什么。女同学也忍不住三五一群去小学附近转悠,以期一睹“姚浪”的风采。

“姚浪”的最浪之处大约就是跟男朋友“压马路”,人们看见她与男子肩并肩在马路边走,在南河沿散步。更让人目瞪口呆的是,男朋友会变身,有时候是瘦高个,有时候是矮胖个,有时候是戴眼镜的,有时候是戴蛤蟆镜的。只要是男的,大家就认为是“姚浪”的男朋友。人们把“姚浪”直接划归“浪”的巅峰。很多年过去了,小镇人们依旧生动地记得“姚浪”和她的“浪典故”,大家都呵呵一笑,说,那时候的“姚浪”真是一道风景。

传统地方保守,容不得开化,一点不与传统和谐的事,就容易被挂上“浪”的标签。“浪”于是就与作风不正派近似了,甚至专门用来批评女人。他们眼睛里,女孩活泼、与男孩的交往多一些,就是浪,就是不检点。

“浪荡”是个贬义词。“浪迹天涯”饱含沧桑。“浪迹”说的是像浪涛一样无根吧。水是一江水、一河水,也是一个大海、大洋的水。每一滴水都是动的,不动的水是死水,死水也会有微澜,一点点自发跳起的浪头,是不甘寂寞的水努力抓住一丝风的诱惑,跳起来喊一声的小小的波纹,或许这也可以勉强叫作浪。但人不像水一样单纯,人有父母家族牵连,有血浓于水的故乡,即使曾经浪迹天涯,终究都想落叶归根。所以,传统的中国文化里,不太喜欢人去“浪迹”。孔子以“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来限制人的流浪之心,以父母、宗族、故园系住年轻人的“浪荡”之心。

文章来源:《汉字文化》 网址: http://www.hzwhbjb.cn/qikandaodu/2021/0419/848.html



上一篇:品读汉字文化传承传统文明论汉字文化在小学语
下一篇:汉字与东亚文学读张哲俊教授东亚比较文学导论

汉字文化投稿 | 汉字文化编辑部| 汉字文化版面费 | 汉字文化论文发表 | 汉字文化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汉字文化》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