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清朝官方的主流文化,是满文还是汉字你看康熙

来源:汉字文化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2-2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清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朝代,虽然它充满了争议,但是许多事实显示——它的地位在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朝代可以取代。清朝有《四库全书》,有满汉全席,有其他朝代都不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朝代,虽然它充满了争议,但是许多事实显示——它的地位在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朝代可以取代。清朝有《四库全书》,有满汉全席,有其他朝代都不曾有的皇家园林圆明园,还有独特的服饰,还有无数的明君和贤臣,毕竟电视剧可都是反复强调过的。

不过清朝有一个问题却一直让许多人不太清楚,那就是清朝的官方主流究竟是汉字还是满文呢?可能许多人不太清楚,既然清朝是一个中国朝代 ,它的官方主流字体不应该是汉字吗?但是清朝自有不同的国情,因为满族做皇帝,所以关于汉字和满文究竟谁是主流文字在清朝一直是有争议的。
对于清朝官方来说,使用满文来做主流文字无疑是更方便的,毕竟一开始清朝官员当中,大部分是满族人和满族的包衣,所以满文大家都认识。如果一下子把文字都改成汉字,那对于整个国家的运行肯定是不利的,要是搞一份文件大臣们许多都还得请翻译,那得多麻烦啊?所以从1599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命额尔德尼和噶盖二人参照蒙古文字母创制满文后开始,很长一段时间内满文都是主流文字。

众所周知的,我国与列强签订的第一份平等条约就是《尼布楚条约》,这个条约中国割让了包括库页岛在内的许多;领土,却换来了大清边境数百年的安宁。那么这份非常正式的国家文件是以什么文字来签订的呢?它用的是满文、拉丁文和俄文版三个版本同时签订的,因此作为中国历来的主流文字汉字,在清朝是没有什么地位的。
后来由于汉人不断的入朝为官,这种情况有所改变,比如康熙虽然以满文为官方文件签订了《尼布楚条约》,但是他还是让大臣们以汉字上奏折的,并且还专门为大臣们以汉字朱批批改“错别字”,可谓是相当的用心啊。比如1717年3月27日,直隶总督赵弘燮的奏折就曾经被康熙查出把“珐琅”写成了“法蓝”,康熙亲自把“蓝”改成了“琅”,让赵弘燮不胜荣幸。但是汉字并不因此而成为主流文字。

不过这种汉字逐渐成为朝廷上下的主流文字的情况让奋发有为、编撰四库全书的乾隆皇帝非常不满,满文才是国家的官方文字,你们怎么可以都使用汉语呢?为此他非常严肃地告诫自己的满族子孙到:“时时以学习国语、熟练骑射、操演技勇,谆切训诲”。这里的“国语”。因此可见,乾隆皇帝的文治不是一般的强,这么有远见的想法都能想到,只是既要学“国语”又要学“外语”的贵族少年们。
但是“国语”是大清的“根本”,如果沉迷于“外语”,把“国语”给搞忘记了,那可就是对大清祖宗的大不敬了。为此,乾隆在他当皇帝的第17年也就是1752年严肃地下令:“朕于本年冬间,或明年春间,查阅,其优等者,格外施恩。傥仍不学习,以致射箭平常,不谙清语者,定从重治罪”。在大清,沉迷于“外语”学习,可是要被治重罪的!

这一年距离鸦片战争还有不到100年。虽然乾隆非常担心汉语取代满文成为主流,但是他自己对汉语的学习可是相当的努力,不提别的,就他写的4万多首诗,连大名鼎鼎的陆游也比不过——他仅仅只写了9000多首,连乾隆的一半都没有。由此可以看出,乾隆是非常的博学多才的,我们来欣赏一下乾隆的一首名诗《咏雪》:
“一片两片三四片
五片六片七八片
九片十片片片飞
飞入芦花皆不见”
在教会小朋友识数的基础上还描绘了美好的雪景,这首诗实在是一首不可多得的佳品。不过,虽然乾隆在复兴满文上面花了很大的力度,但是其实效果不是很大,毕竟相对而言汉字的表达更为清楚和深刻。像我们汉字说起成语来,三过家门而不入、两袖清风、三顾茅庐、后来居上、十面埋伏、愿者上钩啥的一口气能写一串出来,但是满文那样,估计还是会稍微难一些吧。
到了溥仪的时候,非但许多大臣都不会满语了,连皇帝溥仪自己也不怎么会满文了。曾经郭沫若还专门请溥仪给自己帮忙去研究一下满文文献,结果溥仪告诉他自己也不会满文。郭沫若还以为他是推辞,其实人家溥仪说的是真的,他确实不会满语了。在溥仪的作品《我的前半生》当中,他曾经这样写到:

文章来源:《汉字文化》 网址: http://www.hzwhbjb.cn/zonghexinwen/2021/0225/679.html



上一篇:苦恼的汉字:“圕”字是什么意思?这样的汉字
下一篇:国外发现汉字石刻,24年后才告诉中国,考古队研

汉字文化投稿 | 汉字文化编辑部| 汉字文化版面费 | 汉字文化论文发表 | 汉字文化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汉字文化》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