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刘半农曾经发明了一个汉字,被指责不尊重女性

来源:汉字文化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8-1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天上有些云,地上有些微风,啊!微风吹动我的头发,教我怎么想念她? ——刘半农在黑暗中,他寻求光明;在深渊中,他寻求真理;未来迷茫时,他高举民主科学的旗帜;他以笔为剑

天上有些云,地上有些微风,啊!微风吹动我的头发,教我怎么想念她? ——刘半农 在黑暗中,他寻求光明;在深渊中,他寻求真理;未来迷茫时,他高举民主科学的旗帜;他以笔为剑,以身为盾,唤醒国人,震聋。 他敢做天下第一,即使被人误解,他也从不防守,不需要防守,历史给了他最好的答案。

刘半农1891年生于江苏。刘半农小时候是个小神童 6岁那年,他6岁就能做对联、背诗,大家都惊呆了。在国民革命如火如荼的时候,他参加了1911年的革命,成为了民族解放前线的战士。后来,刘半农因不满军内乱象而回国。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的第二年,刘半农和弟弟来到上海谋生 .此后几年,刘半农勤于写作,在多种刊物上发表自己的作品,发表文章达40余篇。他还翻译了许多西方文学作品,为中国带来了西方先进的思想和文化。 刘半农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刘半农在新文化运动中的主要地位“新青年” 该杂志发表了《我的文学改革观》,首次向公众阐述了他的文学观。由于其先进的文学理念和极高的文学素养,他被异常提拔为北京大学预科汉语教授。 1918年,刘半农正式加入《新青年》杂志社编辑部,批判反对文学革命的浪潮,坚决反对旧文学。

刘半农后来先后就读于伦敦大学和法国巴黎大学,培养了极高的文学素养。 刘半农还获得了法国民族文学博士学位,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外国作家。 刘半农作为对文学革命颇有见地的革命家,誓言捍卫自己对文学革命的决心。他坚决拒绝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他翻译了西方文学,为迷茫的中国带来了希望的曙光。 那个黑暗时代,柳半农是一束光,划破黑暗。

1918年,是刘半农最辉煌的一年,也是他争议最大的一年 .刘半农经常翻译西洋书籍。他发现西方词语用“他”和“她”来区分男人和女人。在当时还处于封建时代的中国,没有专门的女性名称,只有“仪”或“仪”。 “毕女”泛指在翻译西方文学时,只能将“她”译为那个女孩,或者统称为“他”。 在崇尚男女平等的时代,刘半农想要做出一些改变。 1918年刘半农第一个提出用“她”来代表女性 . 1920年,刘半农的诗《教我思念她》问世。他是第一个在作品中使用“她”这个新词的人,一时间,“她”在文坛广为流传。在刘半农的诗发表之前,他曾写过一篇关于“她”人物问题的文章。 文章详细阐述了推广“她”一词的必要性 在新文化运动蓬勃发展的年代,社会风气与以往大不相同。许多女性成为新时代女性,积极倡导女权,走出家门,读书识字。刘半农的举动,引来无数人的敬仰和支持。与此同时,也受到了无休止的谩骂和指责。

在中国的封建社会,女性根本没有地位。对他们来说,娶妻生子、孝敬公婆、管家是他们唯一的事业。几千年来,女人从来没有想过要改变什么。因此,在文学中,女性没有自己独立的代表人物,只能统称“他”。 新文化运动中,关于女性地位的讨论逐渐升温,女权主义时代已经到来。 刘半农提出女性用语“她”后,社会一片哗然。在那些女权主义者眼中,女性权力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实现男女平等,文学上也是如此。他们认为刘半农创造了“女人”这个新词,实际上区别对待男人 这不符合男女平等时代的潮流,是不尊重女性的表现。

因为如此激烈的言论,许多不明身份的人跟在人群后面,骂刘半农,说他的行为导致了时代的倒退,是对女性的赤裸裸的蔑视。 刘半农陷入了谩骂的泥潭。上海某杂志发表了一篇题为《是刘半农的错》的文章。作者猛烈批评了刘半农的“她”。在他眼里,“他”二字应该是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应该没有。男女的区别。 经过慎重考虑,1923年教育部决定用“她”代替女性的第三人称 , 与男性不同的第三人称“他”可以防止歧义。就在这个时候,人们对刘半农的谩骂慢慢的安静了下来。就这样,刘半农??因为“她”二字,忍受了整整三年的无端虐待。 1924年,鲁迅开始在文章中使用“她”二字,社会各界也普遍认同这个词。从此,

文章来源:《汉字文化》 网址: http://www.hzwhbjb.cn/zonghexinwen/2021/0813/1085.html



上一篇:他发明一个汉字,却被中国女性骂了3年,但如今
下一篇:今晚7点播!本期趣味汉字课:大象回家啦!聊聊

汉字文化投稿 | 汉字文化编辑部| 汉字文化版面费 | 汉字文化论文发表 | 汉字文化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汉字文化》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