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学术界究竟有没有“骗子”?——对语言学界第一(2)

来源:汉字文化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2-1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

<:学术界不存在骗子吗)读后》一文。此文没有正面回答伍铁平对徐德江著述中的一些语言学、文字学方面的基本知识错误的批评到底是否确凿、属实,直接攻击伍铁平的批评是“挖空心思随心所欲地罗织罪名”,并对伍铁平的批评自我推测说:“(伍的批评)如果译成伍铁平的内心独自,就应该读作:‘语言学领域是我伍铁平的天下,你徐德江没有资格染指这块禁脔。如果你一定要挤进来,也只该循规蹈矩,拾教授们的牙慧,讲‘语言学的起码常识’。如果你敢立新说,那么对不起,我就要浇你个狗血淋头’,并说伍铁平是“只要你的观点跟我的不同,那你就外行,你就是骗子”这样“一幅多么专横跋扈的神态”,是一种“大大有害于学术繁荣与发展的学风”。徐德江状告伍铁平名誉侵权案的消息传出之后,迅速在海内外学术界引起了震动。1996年2—3月之间,以吕叔湘、周有光、张志公、王均等一批知名语言学家为代表的国内148位语文工作者(绝大多数属于高等院校及科研单位学者)在一份《语文工作者有责任对伪科学进行揭露和批评》的呼吁书上签名,【1J公开支持、声援伍铁平先生对徐德江的正义批评(据有关报道,在这起诉讼案诉讼的过程中,语文学界签名支持伍铁平的学者,到1996年5月7日时,达253人,分属62家单位,三分之二以上有高级职称;到1996年8月1日,达337人,分属全国90多个单位,80%以上有高级职称;到1996年12月上旬,达400余人;到1998年伍铁平《语言和文化评论集》重印时,已达677人,分属130所大学及科研等单位。另外发表签名声援信的还有分属德、法、美、俄、波兰、丹麦的外国学者17人,侨居美、德、澳大利亚的华裔学者9人,总计708余人。【2j)呼吁书中说:近年来,语言学界对徐德江的各种错误观点和:走量的常识性错误进行了严肃的批评。徐德江自封为“著名语言文字学家”,声称创建了什么“徐德江公式”、“徐德江学说”。在他任实际主编的《汉字文化》上,吹捧“他的论著代表当代汉语言文字学:忙研究的高水平”。实际上,他不但不具有任何正式的学术职称,而且连语言学的基本常识都弄不清楚。他和他任实际主编的刊物散布了大量错误观点,干扰了正常的学术讨论,妨碍国家语言政策的贯彻执行,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学界同仁普遍认为,对他进行批评是完全应该的.是健康正常的,有利于语言学发展,有利干净化学术环境。北京师范大学语言学教授伍铁平较早地参与了对徐德江的批评,他发表了多篇有理有据的批评文章,指出了徐德江在语言学方面的许多错误(大部分是常识性错误),揭露了徐德江信口开河、自吹自擂等恶劣表现。我们认为,伍铁平的文章摆事实、讲道理,观点是科学的,他积极参与这场批评的立场也是完全正确的。遗憾的是,徐德江对语言学界的批评不但丝毫不加考虑,反而采取恶意攻击、乱扣帽子的做法,予以抵制,甚至向法院提出诉讼,控告伍铁平教授侵犯他的“名誉”,企图蒙混舆论,利用神圣的法律来窒息正常学术批评的开展。这种行为,我们是不能容忍的。[3J[1]见王均主编:《语文现代化丛沦》,第3辑,语文出版社1997年版。(2]分别参见《美中导报》】996年6月7日、《福建外语》1996年第4期第74页、《光明日报》1996年12只19日、伍铁平《语言和文化评论集》重印后记。(3]见庄建《引起学术界关注的名誉侵权案》(《光明日报》1996年12月19日)和[1]。___——175 i学术界2000.1·学术批评1996年3月8日,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和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邀请首都部分语文工作者举行座谈会,声讨语言学中的伪科学。出席座谈会的有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国家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的部分语文工作者。大家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语文研究有了很大的发展,学术空气十分活跃。但是在学术发展的同时,一些不良的风气也在滋长。有的人急功近利,粗制滥造,把质量低劣的作品推向社会;有的人东拼西凑,抄袭剽窃,侵吞他人的成果获取名利;还有的人自吹自擂,混迹学术界,贩卖伪科学欺世盗名,大家认为,近年来语言学界的伪科学十分猖獗,危害很大,必须群起而攻之。与会者指出,有的人自称“著名语言文字学家”、“创造性地为当代语言文字理论架设了新的框架”,而实际上却缺乏语言文字学的基础常识。例如,分不清语言和文字两个概念,说“字就是书语的单词”;分不清元音和辅音,说“国际音标符号所表示的‘元音’符号中。都有一个辅音居于前”;根本不懂什么是词,说“口头语言中不存在同音词”,…人士“人事“人世’单纯从口头语言角度考虑,是一个词”,胡说八道,信口开河,说“汉字是开发智慧学习汉语的图画、积木和魔方”。在这样的人的“著作”中,违背语言文字学基础常识的“新探”“新构想”俯拾皆是。就是这样的人,肆意挥舞棍捧,攻击语言学界德高望重的前辈学者,胡批现代语言学之父德·索绪尔;歪曲国家的语文政策,攻击国家语委;等等。与会者指出,语言学中的伪科学干扰正常的学术讨论,妨碍科学发展。例如,改革开放以来,汉字的研究有了很大的进步,学者们写出了许多新的论著,科学地评价汉字的功和过。可是就在这个时候,伪科学跑出来,把汉字的优越性绝对化,把汉字凌驾于世界各种文字之上。他们否定语文工作取得的成绩,歪曲语文战线的形势,胡说“语言文字工作已经到了不克服‘左’的东西的影响就不能进一步发展的地步。”江泽民总书记明确指示:“汉字简化的方向不能改变”,而伪科学却宣传“维护繁体字在中华民族文化中的崇高地位正是维护中华民族的神圣尊严”。i995年10月16日国家语委党组举行会议就我国的语文工作做了部署,提出要高举语文现代化旗帜,继续推动文字改革工作,而伪科学的鼓吹者跑出来极力歪曲和攻击语委党组的正确决议。与会者认为,这场学术打假斗争已经取得积极的成果,但是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伪科学散布的错误观点还没有完全澄清。我们要继续开展这一斗争,决不能“就此打住”。【1 j《大河文化报》、《美中导报》、《光明日报》等宣传媒体均相继对此进行丁报道[2]o其中,《美中导报)1996年6月7日在“本期要目”中,以“中国语言学界群起反伪科学”为导引,具体以《中国语言学界大论战——伍铁平教授批评徐德江学术骗子·徐德江不服告上公堂·全国近二百六十知名教授联名支持伍铁平反对伪科学》为大标题,较为详细地向海内外报道了学术界对此问题的看法及中国学术界的一些学者对伍铁乎的正当学术批评给予支持的呼吁与倡(1]关于这次座谈会的有关情况,还可以参见《美中导4艮}1996年6月7日的部分报道。[2]分别参见《大河文化报》1996年8月3日、《美中导报}1996年6月7、《光明日报}1996年12月19日。·__——176‘。_——学术界究竟有没有。骗子”议。[1】很快,关于中国语言学史上第一起大型学术诉讼的有关情况,通过各种渠道,传播到了海内外。值得一提的是,海内外相当多的一大批学者都支持被告伍铁平L2Jo在学术界有关本问题议论纷纷的同时,1996年3月25日和1996年12月13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先后两次开庭,开始对本案进行法庭调查、辩论、调解。原告徐德江在起诉书中称:在学术界,不同见解的发生与争论,包括对某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常识的质疑与争论,都是正常现象。检验这些学说和观点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是实践。我提出的关于词结构的新公式以及我对西方语言文字理论一些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常识的质疑与见解,是得到语言文字学界一些专家赞同的,我在国内外一些大学和有关学术会议上作过学术演讲,被国内外一些大学和研究单位聘为客座教授和兼职研究员,并出版过专著。当然我提出的新见解,任何人都有权提出批驳和否定。这是正常的学术讨论与争鸣。然而被告人伍铁平却以“冒充语言文字学家、自吹自擂”、“真理与谬误之争”、“基本原理和常识”不可质疑等不符合事实的无稽之谈为理由、公开著文《学术界不存在骗子吗?》中辱骂我是“骗子”。这是对我人格和尊严的污辱,侵害了我的名誉权,在国内外造成恶劣影响。另一被告西安外国语学院主办的《外语教学》杂志编辑部,在伍铁平的恶意侵权过程中,起了积极配合作用,帮助伍铁平完成侵权行为,应承担连带法律责任。被告伍铁平的辩护律师在法庭上答辩:徐德江的“教授”、“研究员”职称,未经国家教委或任何有授权资格单位的评定,徐德江将“客座教授”、“兼职研究员”混淆成“教授”、“研究员”冠在自己头上,有招摇撞骗之嫌。徐德江的所谓“学说”,、“公式”违背了起码的语言学常识,就好比非要称“门”为“窗户”一样,根本谈不上是“要经过实践来检验的新理论”,伍铁平与徐德江之争是科学与伪科学的斗争。伍铁平发表文章是为维护科学的严肃性,是一位学者对学术界不良风气的批判。任伪科学泛滥是对社会、对子孙后代的不负责任。称某某人为语言学家,虽然国家没有一个权威机构认定,但至少应得到语言学界广大同仁的认可,不是谁想自封就可以的。徐德江称其已人选名人词典,这并不能说明学术水平,现在只要出钱就可入选的情况比比皆是。只要伍铁平所述是事实,那么称徐德江为“学术骗子”就不构成侵犯名誉权。西安外国语学院《外语教学》杂志编辑部的代理律师认为,学术争论在我国是正常现象,原告对伍铁平的起诉是无理的;伍铁平的《学术界不存骗子吗?——驳云林的一些错误观点》一文,着重批驳云林关于“学术观点和争论是存在的,但真没听说过某某是骗子的说法”的错误观点,编辑部刊登评论文章是合法行为,帮助伍铁平完成侵权行为的指控不能成立。诉讼双方在法庭上各抒已见,未能达成一致意见。法庭经过半天的审理,征求双方意见是否愿意进行调解。对此,徐德江表示同意,伍铁平则当庭拒绝。[3](1】该报对此问题的报道一共分为四个方面:一是《北京部分语文工作者举行座谈、批判伪科学,揭露假教授》,一是吕叔湘等《语言学界有责任对伪科学进行批判》以及山东师范大学孙良明教授的《坚决支持伍铁平教授对伪科学正义批评》、东北师范大学王风阳教授的《倡议书》。[2]参见《美中导报》(1996.12.19)等(3]参见【2]。·—-——177·—-——学术界2000,1·学术批评与此同时,争论双方还在一些问题上于庭外直接或间接地进行了辩驳。《汉字文化)1996年第2期发表“本刊评论员”的一篇题为《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的文章。文中批评有吕叔湘、周有光、张志公、王均等148位参与签名支持伍铁平的学者。说他们“虚张声势”、“冒充语言学界”、“背离了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并认为“语言学界当前争论的实质是要不要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要不要坚持党的双百方针”、“这说明我们强调语文学界根深蒂固的还是‘左’的东西,在防止和克服‘左’和右的两种倾向中,当前和今后主要是防止‘左’的错误倾向的主张是符合语文界的客观实际的”。该文中除了一处有对被批评的一个内容感到“吃惊”一句话外,没有正面回答被伍铁乎所批评的具体内容。伍铁平则在1996年第4期《福建外语》杂志上发表题为《不要张冠李戴、断章取义、颠倒黑自——驳(汉字文化)1996年第2期“本刊评论员”的文章》~文,从原签名信中已明示的“语文工作者”并非说“语言学界”、从徐德江所说的“语文学界根深蒂固的还是‘左’的东西”的乱下结论、乱扣帽子的断言以及从徐德江著述中的常识性错误及其对学术批评的傲慢态度等一共12个方面,全面驳斥了“本刊评论员”对学界的批评所采取的“颠倒是非、混浠黑自、断章取义”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把水搅混,歪曲我们同徐德江炮制的伪科学所进行的斗争的实质,掩盖他的‘伪科学’的面目”,并强调提出:“我们揭露徐德江假教授、假研究员、假语言学家的面貌,这就是我们广大语言文字学工作者所说的在语言文字学界打假的部分内容。由此可见,阻碍我们语言文字科学健康发展的,正是徐德江在语言文字学界掀起的这股歪风邪气,正是他所炮制的伪科学,而不进行打假的我国广大语言文字学工作者”。文章尖锐地指出,徐德江起诉伍铁平的目的,是“企图用这种方法枪打出头鸟,打击伍铁平并借此达到打击所有批评他的人的目的”。文中还强烈并尖锐地呼吁:“我们希望徐德江哪怕举出一个例子,说明伍铁平的论述究竟是怎样的浅薄……你怎么不拿出你高深的见解对伍铁平进行反驳呢?”随着事态的不断发展,《汉字文化)1996年第3期发表了鲁民《伍铁平教授所作所为留给人们的思索和教训》,1997年第2期还发表了“本刊材料组”的《假话与事实》等文章或有关本次申诉背景等方面的材料,着重从为人上来反批评伍铁乎对徐德江的批评。伍铁平则对此种反批评,相继撰写了《不要颠倒是非,混淆黑白~驳

文章来源:《汉字文化》 网址: http://www.hzwhbjb.cn/qikandaodu/2021/0212/668.html



上一篇:中国古代婚姻制度及其两性关系变迁的汉字文化
下一篇:立足汉字造字法下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方法探究

汉字文化投稿 | 汉字文化编辑部| 汉字文化版面费 | 汉字文化论文发表 | 汉字文化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汉字文化》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