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诗经》里的马文化

来源:汉字文化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1-1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读《诗经》(以下简称《诗》)可以“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马是兽类中最有代表性的动物之一,在《诗》中马字使用次数达50次,马部汉字字数以及使用次数也是兽类里最多的,因

读《诗经》(以下简称《诗》)可以“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马是兽类中最有代表性的动物之一,在《诗》中马字使用次数达50次,马部汉字字数以及使用次数也是兽类里最多的,因而考察其在《诗》中的使用情况,不仅可以识其名,还可了解《诗》时代丰富的汉字文化和马文化。

马之名称

周代的马文化十分发达,其标志之一就是对马的命名。据统计,《诗》中关于马的专有名词有32个:驹、騋、骄、骖(意项两个)、驷、骊、驖、骐、馵、駵、騧、驳、骆、骃、骍、騵、駉、驈、駓、骓、驒、騢、驔、駜、駽、雒、鸨、白顚、皇、黄、鱼、服,使用次数共91次。用“马”作统称古今皆同,今人称马之性质、颜色、状态等往往于“马”前加形容词代之,如“白马”、“公马”等,但古人对马的辨识和称呼却非常具体、细致。他们分别从毛色、大小、年龄、功能、特征等不同角度进行专门命名。如以大小来命名者有四种:五尺以上曰驹;六尺以上曰马;马高六尺曰骄;七尺以上曰騋。颜色,是古人识别马的一个最重要的参照系,因而以颜色来命名者最多,达25种。以马之整体颜色来划分者,如骊:马深黑色;驖:马赤黑色……从马之跨、腹、足、鬃等个别部位颜色分之者,如驈:骊马白跨;馵:左足白,膝上皆白……马部汉字如此之多以及辨别之细,大概与当时的相马术有关。相马术起于商代,到周代已相当发达,伯乐和九方皋即是这一时期的相马名家。一些相马家往往从马的毛色、体态、特征以及头、眼、鬃等来鉴定其品种优劣,来选择、决定是否用于祭祀或征战逐猎之马,所以才有了那么多的名称。

马之功能

在《诗》时代,马主要用来驾车,马之驾车主要是用来征战、狩猎和一些王事活动。《诗》中以马驾车的战事共十次,这是马最重要也是最原始的用途。《说文》:“马,怒也。武也。”《后汉书·马援传》:“马者,甲兵之本,国之大用。”可见,马在古代与战事紧紧相联。《诗》中所写战事主要在大小《雅》里,如“戎车既驾,四牡业业”(《采薇》),“檀车幝幝,四牡痯痯”(《杕杜》)等。著名的牧野之战,就是周武王对殷纣王的一次发难。周人取得这场胜利,自有其他一些原因,但马拉战车无疑显示了巨大威力,所以《大雅·大明》在赞颂祖先功德时,对这种战具充满了溢美之词:“牧野洋洋,檀车煌煌。驷騵彭彭,维师尚父。”

《诗》时代的狩猎方式主要是马驾车猎,其诗有五首。如《秦风·驷驖》就描写了四马驾车打猎的情形:“驷驖孔阜,六辔在手。公之媚子,从公于狩。”《郑风·大叔于田》:“叔于田,乘乘黄。两服上襄,两骖雁行。叔在薮,火烈具扬。叔善射忌,又良御忌。抑磬控忌,抑纵送忌。”这是当时打猎场面的真实记录。猎者英姿威武,驾着四匹马的猎车,于深草密林中奔驰。两匹服马高昂着头,两匹骖马并驾齐驱。猎者有时放火烧草;有时拉弓射猎;有时驾车追逐野兽,忽而勒马停车,忽而纵马快跑。这与原始时代“飞土,逐宍”的打猎状况有很大的变化。在其他一些王事活动中,如婚嫁、出行,甚至赐物等也大都以车马为主。马的另一大用途是骑乘。此时,人们不但会骑,而且骑艺高超。《叔于田》:“叔适野,巷无服马。岂无服马?不如叔也。”朱熹于《诗集传》(以下简称《传》)中曰:“服马,乘马也。”此指“叔”出去打猎,巷子里不见人驾马,并非别人不会驾,而是驾马技术不如他。《还》:“并驱从两肩兮,揖我谓我儇兮。”此指两人并马追赶野兽,互相作揖称赞对方。《诗》中所反映的驾马竞技逐猎便发展成后世的赛马活动。

马之驯养

战争和狩猎需要大量的马匹,故统治者十分重视马的驯养管理,到《诗》时代,已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完备的马政制度。周代设置了专门的马官,有校人、趣马、牧师等七种官职来掌管马的教养、乘御、医疾等,分工较为细致。其中“趣马”负责管理十二匹王马的饮食、驾乘。《诗》中两次写到这一官职。《小雅·十月之交》:“棸子内史,蹶维趣马。”谓刺幽王滥用小人致有灾异,包括趣马蹶氏;《大雅·云汉》:“趣马师氏,膳夫左右。”指宣王时积旱五年趣马劳苦。对马的放牧地点,此时也颇有讲究。《鲁颂·駉》:“駉駉牡马,在垧之野。”《传》曰:“垧,远野也。”《笺》又曰:“必牧于垧野者,避民居与良田也。垧之牧地,水草既美,牧人又良,饮食得其时,则自肥健耳。”放牧于远郊近水之处,马才肥壮强健。这时不仅野牧,还有圈养,《小雅·鸳鸯》中“乘马在厩”之“厩”即是马之棚圈,并且周代对每厩的马数、人员配备等都有严格的规定。这说明古人很注重马匹的棚圈管理。关于马的饲料,《诗》中也讲到好几种。《周南·汉广》:“翘翘错薪,言刈其蒌。”蒌,蒌蒿,草本植物,可作饲料。《传》中释《小雅·采芑》之“芑”字时曰:“芑,苦菜也,青白色,摘其叶有白汁出,肥可生食,亦可蒸为茹,即今苦荬菜。宜马食。军行采之,人马皆可食也。”《传》在释《小雅·鸳鸯》中“摧之秣之”时曰“摧,莝也”,即铡碎的草;“秣,栗也”,即用来喂马的杂谷。《通诂》曰:“‘摧之秣之’,谓先饲草再饲谷也,此饲马之法。”所以在《诗》时代不仅筛选出适宜马生长的饲料,而且还总结出了一些“饲马之法”,足见此时饲养的系统性和科学性。

文章来源:《汉字文化》 网址: http://www.hzwhbjb.cn/qikandaodu/2021/0114/645.html



上一篇:少就是多
下一篇:汉字之魂

汉字文化投稿 | 汉字文化编辑部| 汉字文化版面费 | 汉字文化论文发表 | 汉字文化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汉字文化》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